天富官网登录_父母的想法强加给孩子好吗

www.kidnbaby.com 天富在线注册 2022-04-28 225 次浏览 没有评论

6岁前,千万别逼孩子做这4件事!后果可能危害一生。不少家长都对孩子有所期待,在不能理解对方真实感受和需要的情况下,要求对方接受和实施其想法。

但是并不是所有的家长都是这样的,一位母亲每次在女儿的穿衣问题上,对女儿说出了自己的建议后,就不再吱声了,让女儿按照自己的想法去穿衣服。

结果女儿 在下午放学后感冒,回到家后对妈妈说:“妈妈,你早上的说法是对的,现在的天气是要穿毛衣的。”第二天早上,不用妈妈说,女儿一起床就自己把毛衣加上了。

这个例子很好地说明了一件事,孩子会按照自己的方式去调整自己,他们会在自己经历的大大小小的挫折中学会成长。

所以,家长们有时候“为孩子好”的担心,其实是在阻碍孩子成长。

家长高压强制孩子做自己认为对的事情,可能会出现两个极端:懦弱的孩子、叛逆的孩子,对身心发展、人际交往都极为不利。

停止强迫孩子,要先从尊重孩子开始。这4件事,不少家长都逼孩子做过,千万不要再强迫孩子做了。

一.不逼孩子勇敢

逼孩子勇敢,小心越逼越懦弱。

朋友家的儿子田田,刚一过五岁生日就被妈妈逼着分房睡了,无论田田怎么不愿意,妈妈都铁了心让他自己睡:“ 你已经五岁了,要学会自己睡,别的小朋友都已经学会了,哭也没用!”

导致田田长时间做噩梦,每晚都会从噩梦中醒来。对于睡觉这件事,田田也产生了抗拒心理,开始变得胆小怕黑。

小时候你是否也因为怕黑而睡不着觉呢?还有脑子里稀奇古怪的可怕的“鬼怪”…在我们成长的每个阶段,总会有一些害怕的东西。

如果家长只是一味的告诉孩子“你应该这样做…”“你应该要勇敢”,只会加深孩子的恐惧感,甚至造成心理阴影。

小新妈建议:

1.正面回应孩子的害怕:“告诉妈妈,你在害怕什么”

2.不强迫孩子:“我们慢慢来,等你准备好了,我们再尝试~”

3.慢慢引导孩子化解害怕,如孩子怕独自睡觉,可以给孩子一个心理准备过程,给孩子准备心爱的玩偶、小夜灯等、给他读一些睡前绘本,让孩子了解他害怕的东西其实并没有那么可怕,孩子就会慢慢接纳。

勇敢从来都不是一时的逼迫就会有的,只有内心有充足的爱和能量的孩子,才敢去大胆尝试,才能拥有真正的勇敢!

二.不逼孩子分享

相信许多家长在有其他孩子与自家孩子争抢玩具的时候,都会对自己孩子说:“给他玩一会吧,他是客人,我们要让着点”

孩子不依,家长就会数落孩子小气、没礼貌等。

这样的场景几乎很常见,然而效果却往往和家长期望的背道而驰:孩子不但没学会分享,反而更自私、防范心理更重。

因为孩子2岁左右就开始进入物权敏感期,对自己的物品占有欲特别强,不容许外人侵犯。

到了3岁,宝宝大都觉得身边的一切东西都是我的,如果宝宝感觉身边所有的东西都不是他的,他会非常慌张。只有确认一些东西是他的,才能让他有安全感。

小新妈建议:

1.承认孩子的物品所有权;如果孩子特别喜欢一样东西,就应该告诉孩子,这东西是属于你自己的,你有自己的决定权,建立孩子的安全感。

2.换一种说服方式,转移孩子的注意力;当要求孩子分享时,可以委婉的跟孩子说:“你要不要试着跟他一起玩 这个玩具车,我相信你们会玩的更开心的”、“你看那个 小朋友的玩具好像也很好玩耶,你要不要跟他交换一下玩具,体验一下呢?”

分享的培养重点在于自愿和快乐,家长应当通过恰当的方式引导孩子体会到分享的快乐。这样孩子才能学会正确的分享意识,即有自己的主见也乐于分享。

三.不逼孩子表演

带孩子出去聚餐或家里来亲戚客人了,有些家长总免不了喜欢让孩子在众人面前秀本领。

“昨天刚学会这首歌,来,给叔叔阿姨表演一下”

有的孩子自己愿意表演还好,如果不愿意,就会被说胆小 。

这样不仅挫伤孩子的自尊心,孩子也容易变得失去自信,父母的强迫本身对孩子来说就是一种不尊重,连自己最爱的爸爸妈妈都不尊重自己,孩子又还能指望谁尊重呢。

小新妈建议:

1.尊重孩子的意见,让孩子表演前先询问孩子;如果孩子不愿意,家长们也别有“丢脸”的心理,以幽默的方式化解过去就行。

2.表现欲强的孩子,可以适当鼓励;不愿意表现的孩子,切忌强迫、责备;

四.不逼孩子写字

对于6岁以下的宝宝来说,写字是一件复杂、困难的事情。

一是因为写字是一种极为精细的技能,它需要对文字进行有意观察、分析,将文字分解为多种笔划,再综合、概括其笔顺、结构,由大脑将信息和指令传送到手,在手、脑、眼的协同作用下,最后再将各种笔划组合成文字。

二是孩子的手关节没有完全发育,手部肌肉力量也很差,不能胜任需要持久用力的动作。

过早的让孩子重复练习写字,孩子的想象力与也会被限制,如果孩子写不好,还会让孩子产生挫败感。

小新妈建议:

1.建议孩子多涂鸦,不逼孩子写字,发挥孩子的想象力;

2.多给孩子讲绘本、讨论等,丰富孩子脑海中的知识印象。

教育学家曾说过:孩子的生长发育规律才是教育规律。

父母们强加的,未必是孩子需要的。

每个孩子都会有自己的发展规律,家长们要做的就是做孩子路上的指明灯,适当的让孩子自己做决定。

如果孩子是一棵小树,那么就让他自然生长,必要时施以援手,而不是处处干涉、紧逼,这才是优秀父母应该做的事。

有耐心、有悟性的父母,才能收获一个枝繁叶茂的孩子。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