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富测速_孩子情绪失控,家长该怎么做
有些时候当家长没有满足孩子的要求,孩子会出现情绪失控的状况,那么面对这种情况,家长们应该要怎样处理才合适呢?
常常有父母对于自己孩子动不动就发脾气感到很头疼,孩子因为生气或者害怕而产生的大哭、大闹行为,家长们总是习惯的对孩子说:“不准哭!”“哭什么哭,哪有什么可怕的?”
害怕、生气、大哭,这些都是孩子的负面情绪。发现孩子的负面情绪,通常家长都会制止孩子,但是这样经常否定孩子的负面情绪,只会让孩子更压抑自己的情绪。在这里要说明的是,孩子正常的发脾气、生气是可以的,但如果上升到情绪失控的状态才需要家长及时干预。
如果当孩子害怕的时候,家长换一种说法,孩子的情绪感受上会有很大的不同:
比如妈妈微笑着对孩子伸出手说:“妈妈觉得你有点害怕。那我拉着你的手,一起去前面看看那是什么好吗?”
妈妈先接纳孩子的情绪,让孩子了解,负面情绪跟高兴、快乐、幸福等情绪一样,是正常的,可以被接纳的,孩子就会愿意表达,也能勇敢面对一些事情。
对于偶尔情绪失控的孩子,家长必须要了解原因,擅用沟通方法,再来解开孩子心中的结。
1.了解情绪行为背后的原因
作为父母,首先要做到的就是了解孩子的内心需求。当孩子哭闹情绪失控的时候,要先去寻找背后的原因,你也要基本了解一些必要的儿童养育常识。
比如,2岁以前的孩子容易在睡眠不足,身体疲惫的时候出现烦躁、情绪失控的行为;
比如,有些孩子在饿的时候,生病的时候,都会有异常的情绪反应;
比如,有些孩子,性格上比较内向,不喜欢看到陌生的人进入不熟悉的环境,一旦触及就会大声哭闹;
比如,有些孩子,在家里一直是被关注的对象,习惯了被宠爱,被优待,如果家里有其他的小孩子来访,父母表示出重视、喜爱而冷落了他,孩子自然也会因为嫉妒出现情绪行为失控的问题;
这些养育中的表象的背后,其实隐藏着孩子哭闹的真正原因,如果父母对孩子发生问题的原因不敏感,不觉察,那就无法体贴地关怀到孩子的内心。所以只有先了解了事情的真正原因,才能更好的帮助孩子控制情绪。
2.家长控制情绪,促使孩子冷静
作为大人,如果在孩子情绪失控的时候,自己也跟着发狂暴怒,大声呵斥,打骂孩子,对于孩子的失控情绪没有任何的帮助,甚至会出现更加无法控制的局面。当父母陷于不良情绪中的时候,是无法对孩子进行教育的。这时候的“沟通”,往往是父母发泄了情绪,却给孩子背上了精神的包袱。与孩子说话,父母自己的情绪至关重要,很多父母因为一心想要教育好孩子,当看见孩子一些不如人意的表现,着实的着急,恨铁不成钢就会出现焦虑情绪。焦虑的情绪会传染,会增加孩子的情绪波动,也就没有办法跟孩子达到沟通的目的了。所以,家长无论如何,在面对孩子任何的情绪激动时,要努力保持冷静。
跟情绪失控的孩子沟通,父母首先要保持一个良好的心态,这也是好父母最要紧的功课。如果孩子情绪失控,不能自已的时候,爸爸妈妈具体可以这样做:
第一步,不要说话,心中默数从1-5。自己千万不能生气,更不能因为孩子的失控而让自己失控。也可以暂时离开孩子身边,到其他房间去放松一下自己的状态;或把孩子交给其他家人,自己先下楼去转一圈。
第二步,了解孩子发生了什么事。给孩子叙述,表达的时间和机会,不能凭自己的想象去决断一件事情。
第三步,让孩子尽情发泄,并及时给予安慰。孩子从哭闹中冷静下来,也需要时间。这时候,我们应该先以安抚为主,先跟孩子说,请他不要那么激动,过一会儿不哭闹了才跟他“商量”这件事。我们说“商量”,意味着这是有余地的,不是绝对的不肯退让。这个字眼可以让孩子看到一丝希望,也多了一份暂时冷静的理由。
通常令孩子失控的对于大人来说都是很小的事情,但是在孩子的世界里就是不得了的大事,所以家长一定要先尊重孩子的情绪。这里处理的原则是一定要自己有耐心,且不要自己生气崩溃。
3.真诚的“谈心”,不说教
一旦孩子的心情得以缓解,父母就可以展开下一步的沟通。教育孩子需要未雨绸缪,所以在平时就该多和孩子彼此谈心,多一些轻松话题,多关怀他们,建立起亲热密切的互动关系。这种关系同时伴随着爱和信任,可以让孩子对家长敞开心扉,走进他们的内心世界。
当孩子有负面情绪的时候,我们的眼睛要真诚地看着孩子的眼睛,眼睛是心灵的窗口,父母眼神中的真诚能够传达给孩子心灵无穷的能量。我们用缓慢,温和的语调,跟孩子进行独处对话,营造一种我们在一个气场的氛围,在一个安静的房间,只有你和他,跟他一起聊聊刚才发生的事情。
即使孩子很小,但是却有与生俱来的领悟力,就算不能完全听懂妈妈说什么,但妈妈温柔的语调,温暖的表情,总能给孩子带来安全感,舒心感。家长脸部的表情,说话的语气,有力和温暖的双手,这些身体语言,都能帮助跟孩子的心灵沟通。
真诚的“谈心”,家长一定要注意这个细节,谈心不是“说教”、“命令”,这是本质的不同。我们不但要走进孩子的世界,表述我们理解他们的想法,我们同样要让孩子走进我们的世界,也理解我们的想法。别小看孩子,他们其实也很愿意了解父母到底怎么想,为何要那样做。想要孩子做个讲道理的人,那么父母就要时刻把自己的“道理”慢慢地解释给他们听。
有一句话我总是在跟孩子说不的时候强调的:“妈妈真的很爱你,如果这是好的东西,这是对的事情,我会很努力地想给你,支持你!但这是不好的东西,不对的事情,那我真的不想那样做。”——我必须让孩子理解我的爱永远都坚定地存在,这不关乎爱不爱,而是应不应该。
4.找对办法,一起解决
一个人一旦被理解,一旦被认同,一旦有人跟他站在同一边,一起寻找出路,他就会感到自己舒心了一半。就算没有最完美的方案,他至少也觉得那件遗憾的,伤心的事,可以暂且不那么计较了。这招叫做,用真诚的心,打动受伤的心。所以发生问题时,多几个备选方案,也是一种解决方法。
比如孩子很想要某个玩具,那能否给他一个其他的玩具作为代替?
如果家长暂时不想给孩子买,那能否给他一个承诺,在生日的时候买,或告诉孩子如果做了值得奖励的事情的时候买;
又或者,这次暂时满足他这一次,但请孩子承诺,下不为例,满足了后可不允许下一次再有类似的请求,否则就不再满足了。有些小事偶尔的妥协也能解决眼前的问题,并不是所有的事情都不能退让,家长不要执拗,要学会视情况而灵活处理)。
有些解决方案,做起来不会每次都完美,但至少,孩子感觉到你重视他的需求,也在帮他想办法。作为一个只因为当时没有得到满足而情绪失控的孩子,在你不断表示关怀,并不断设想解决方法的时候,孩子的情绪也会慢慢缓解下来。
以上的这几个方面都是我们父母需要注意的一些沟通细节,其实,还有一点很重要的是,当孩子遇到困难挫折,当孩子有各种难过苦恼的情绪,家长很自然的会想着给评价、方法,甚至会见诸行动的去帮助孩子,很大程度上,是为了缓解自己的焦虑,认为问题解决了,孩子就不哭了。但是,孩子并没有在我们身上学会处理情绪的方法。
镜映,是心理咨询里面的术语,镜映需要咨询师坚实像镜子一般的稳定。如果不能稳定,就容易落入自我保护的陷阱。如果我们的父母在孩子情绪失控的时候急于采取行动去干预;有时候会误把自己的焦虑当作孩子的困难。用镜子的稳定来表示这个感觉:当我们拿来一片镜子,跟它待在一起留意它的时候。我们看到它是坚实、稳稳的在那里。这个坚实让镜子不会变形,反射的光线是均匀、平行而不错乱,就像父母面对孩子的情绪时,能够更客观、中立的看到、反射到自己的状态。
我们看着镜子,就可以看到自己的模样。当我们可以对孩子共情和镜映孩子的感受的时候,其实也是在教会孩子学会表达自己的感受。
比如告诉孩子,“如果需要帮助的话,可以用语言来表达,如果你哭闹着说话,妈妈没有办法知道你为什么会这样?”
每次告诉孩子,用语言来表达,而不是哭闹来表达。也许,一次两次就能有显著的效果,但如果可以经常这么做,你会发现,孩子越来越能够清晰地表达他的诉求,同时,也学会更好的处理自己的情绪。
当我们给予孩子共情时,其实也就给了孩子一个信息,“你的感受很重要”,“你的感受对爸爸妈妈很重要,我们希望可以理解你的感受。”
而这个信息的背后,便是父母对孩子的爱与接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