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富官网注册_注意啦!这些事会扼杀孩子自信心,可别这么做

www.kidnbaby.com 天富测速 2022-09-10 257 次浏览 没有评论

婆婆来家里探望刚满月的小孙女,随口问起了我“最近宝宝表现如何”? “小家伙越来越棒了哩!”我眉飞色舞地回道:“奶越喝越顺利了,就连睡觉时间也…” “嘘~”婆婆突然示意要我别再说下去,怜爱地看着小孙女说:“不要在她面前夸她,习俗说小婴儿夸不得,夸了以后就不好带了…”。 婆婆的反应是上一代父母典型的育儿心态:孩子少夸一点比较好,免得不小心夸过了,日后就不会听话了。这样的态度展现在行为上,便形成了吝于肯定、不轻易赞美的教养文化,彷佛孩子表现得好是应该。

自信并非与生俱来

我深深为这样的文化感到惋惜,相较于国外父母大方给予赞美,放大孩子的每一点小成就,台湾的父母表现显得保守许多。事实上,已经有相当多的证据支持孩子的自信心与父母的教养态度有极大的关联。所谓「自信」,指的是孩子面对未来生活敢勇于尝试,可以大方建立对外连结,并有办法解决问题的能力。

但父母未必知道的是:孩子并非与生俱来「自信心」,而是需要后天的养成。婴儿时期的孩子其实并没有所谓「自我」的概念,也因此「天生充满自信」的说法其实并不成立。「自信」是后天习得的,而家长的一言一行,其实正潜移默化地形塑着孩子的自信。

当然随着育儿观念的进步,现代家长多半也知道「赞美与肯定」对于孩子自信的重要性。尽管如此,家长还是有可能在「不经意」的状况下,无意识地犯了某些行为,伤害了孩子的自信心而不自知:

一:求好心切的比较

你是否也曾不经意地拿孩子跟他的兄弟姊妹们比较,说出「你怎么就没有办法像姊姊一样好好用功念书」、或是「你看哥哥都知道要收书包,你怎么就是学不会」之类的话语? 小心!你原先希望孩子可以「见贤思齐」的苦心,在这里可能出现反效果。孩子容易在一次又一次地比较当中,失去对自我的认同,甚至可能产生「我就是不如姊姊」、「反正就是哥哥比较厉害」等的负面印证,父母不得不慎。

二:漫不经心的回应

想象结束在外忙碌的一天,你回家打开电视,想好好的放空一下。这时孩子黏了过来,缠着你说「把拔我跟你说喔,今天老师在学校说…,好好笑喔!」,疲累不堪的你实在是不觉得这点鸡毛蒜皮的小事有什么好笑的,于是敷衍地回说「对对,好好笑」,然后心思又飘回电视上。爸妈的漫不经心,孩子其实是感受得出来的。当孩子发现你对他的分享其实一点也不感兴趣时,孩子也会产生自我怀疑,猜想或许自己对爸爸妈妈来说其实没这么重要,自然也减低了孩子的自信心。

三:言者无心的奚落

正所谓「言者无心、听者有意」,这句话一样适用在亲子之间。父母有时无心的一句玩笑话:「你怎么这么胖」、或「你穿这件实在很难看」,都容易贬抑了孩子的自信心— 即便你认为这不过是开个玩笑罢了。别忘了,孩子先是从父母的眼中看见自己,进而建立起自我认知的。若孩子认为父母眼中的他就是胖或丑,我们又如何期待养育出一个充满自信的孩子呢?所以,爸爸妈妈要以身作则,做孩子的榜样。

四:披着善意的威权

天气冷了,你惟恐孩子着凉,于是拿起外套希望孩子穿上。「我不要」孩子坚定地表达了他的拒绝。「乖,过来给我穿上!」你命令着。如果这样的对话也发生在你家,小心,你也踩到了。许多父母都容易打着关心孩子的旗帜、行质疑孩子之实。若孩子都已经明白表示不想穿了,你还是挟持着关爱的立场要求他得穿外套,实际上你所传达出来的是「我并不相信你」的讯息。类似的状况还有「再多吃一口」的要求,若孩子已经表示不想再吃,你却一再要求他张嘴,不也是「不信任孩子已经饱了」的表现吗? 这样的不信任并一昧的要求孩子依你的命令行事,对孩子的自信心只是有害而无益。

五:莫名奇妙的归咎

孩子没有选择父母的权力,所以请别再把自己没有实现的心愿归咎到孩子身上了。许多父母常把「要不是生了你,我们家早就可以换个大房子了」、或是「当初都是为了你,我才放弃外派到国外的机会」之类的话语挂在嘴边。父母说这话的当下或许只是单纯地希望让孩子可以多萌生些感激之情,但却常常适得其反地让孩子感到难受。

最后也别忘了:有容光焕发的父母,才有自信光彩的小孩。父母的一举一动,都是小孩学习的范本。这种自信不必然来自多么了不起的成就,拥有正向乐观的态度、培养一些自己的嗜好、并从中获得成就感,同样可以让孩子接收到信心的养分,进而长出自信亮丽的果实。

回顶部